close

倒數著不到30天的旅程,有些惆悵又有些迫不及待。

newborn.jpg

回到熟悉的多特蒙德,到處漂泊的旅程才真正有結束的感覺,也真正意識到真的要回台灣了。

巴爾幹半島的國家,說相似有些相似,說不一樣又很不一樣。旅程中每每最緊張的就是過海關的時候了,在巴爾幹的最後18天,從波士尼亞換到蒙特內哥羅,再從蒙特內哥羅換到阿爾巴尼亞,最後闖關科索沃,每一次都要緊張他們認不得台灣的護照,最後一趟海關更是因為要先通報,我通報了卻一直沒收到回信,而成了最不安的一次入境經驗。

波士尼亞的國家氛圍是戰後慢慢站起來的積極感;蒙特內哥羅和克羅埃西亞很像,擁有海岸線的度假國度;阿爾巴尼亞是我最不喜歡的國家,路上一直碰到想亂槍打鳥的無聊男子;科索沃是個可愛的國家,新生、建設中的氛圍不但體現在一般生活,公共建設也都未完成。

離開科索沃馬上連看了兩天球賽,一天是聖保利主場對陣慕尼黑1860,一天是多特主場對陣弗萊堡。自從參觀過聖保利球場就一直希望有機會能來看一場比賽,體驗這個站席比例德國第一高的球場,果然沒讓我失望,聖保利球場能容納人數不到多特的1/2,但氣氛完全不輸多特,其震撼度也贏過我一直以為氣氛很好的利物浦;雖然很可惜比賽以2:2和1860握手言和,但這場看球體驗仍然讓人十分愉快。(詳見聖保利主場Millerntor體驗─2016/9/22聖保利主場對陣慕尼黑1860)而這次看多特比賽的體驗和以往幾場不一樣,認識了當地球迷,有他們的帶路,我體驗到了一個人的時候體驗不到的事情,這個足球Heimat對我來說更Heimat了,很幸運能認識到有耐心這樣帶領我的球迷朋友。(詳見多特蒙德球場觀賽體驗─2016/9/23 主場對陣弗萊堡(SC Freiburg))

 

雖然旅途中碰過變態、曾睡過頭沒趕上船、交通不便而必須放棄某些景點,但我還是很開心我選了東歐當這半年主要的據點,認識了很多經歷很特殊的人,體會到仍在戰後復甦的城市是什麼樣貌,感受新興國家興建中的樣子,親眼見到核災毀滅後30年一個地區的變化,不但改變了很多我對歐洲的印象,也提醒了我包容的重要性:身處相對和平安全的島國,沒有難民潮的困擾,也不容易上演因為覺得種族/信仰不一樣,就槍刃相向的內戰,雖然台灣有屬於台灣的問題,但我想我們是幸運的。當然,還是不能忘記與停止變好,即使很多條路也許都很漫長,但只要不停止前進,汰舊遲早能換新的吧,我想這麼相信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皮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