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行程是我參觀過的球場至今,最豐富的一趟,也許因為海外球迷很少吧,這趟英文團行程最後成了我和H的私人團。

bayarena logo.jpg  

勒沃庫森(藥廠)參觀跟沙爾克以及門興一樣需要先預約(info@bayer04.de,可以用英文問,如果人數達到8人還可以自己決定參觀時間),不同的是在官網可以找到英文團的行程,不過數量很少,一到兩個月才會有一場。

球場離車站(Leverkusen Mitte)很近,走路2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但我們兩個迷路了,所以無法精確地說出要怎麼走才能到球場。好像也可以搭公車,沒記錯好像是203,但我們沒搭所以我不確定。

集合地點是東邊入口(有售票櫃台的地方)旁的Schwadbud,我們是星期天參觀,所以所有地方都是鎖著,一直等到時間快到的時候,才有人從對面走過來跟我們說這團只有我們兩個。

leverkusen treffenpunkt.jpg  

解說員幫我們開門後進到一間像博物館又像酒吧的地方,這間酒吧在牆邊布置了許多球衣球鞋(巴拉克、許爾勒、拉斯本德(下下圖的鞋)、基斯林等等)、照片、球或是獎盃,靠近入口附近都是近幾年的東西,在酒吧最裡面則布置了黑白老照片以及球隊成立時寫的合約。還有一些有趣的數據,例如一場主場比賽會吃掉6500跟德國香腸、6400公斤薯條和喝掉7800升的飲料。

leverkusen bar.jpg  

leverkusen bender shoe.jpg  

參觀完酒吧就搭電梯開始參觀球場本身。這座球場是80年代開始使用,當時球場約可容納25000人,2009年往上增建了一層,可容納人數增加至3萬人。這球場可容納人數這麼少有一大原因是南看台只有一樓可容納一般觀眾,而且有一大區以輪椅使用者為主,二樓以上提供給贊助商以及警察使用,頂樓靠近客場球迷區(下圖右邊)的兩個房間就是提供給警察監控客場球迷的

leverkusen sud.jpg  

擴建之後新的屋頂有集水系統,另外距離球場一段距離外有個焚化爐,平常球場內產生的垃圾由該焚化爐處理,冬天焚化爐則會將焚燒產生的熱能回傳給球場,作為防止草地積雪的能量。

leverkusen rain.jpg  

leverkusen burn.jpg  

藥廠的主場球迷站位區只有北看台的前面12排,相較於其他幾間德甲球場,數量少很多。

leverkusen nord.jpg  

參觀過程中,我們問了解說員才知道藥廠的德比對象是科隆。另外當我問了藥廠有沒有公開訓練的時候,解說員很好心的比出了公開訓練日想堵球員可以在哪堵。(下圖樹旁有頂棚的長廊)

leverkusen offnungtraining.jpg  

接著參觀會議室和VIP室,會議室的白牆是活動式的,比賽日當天會全部打開,而平常日會議室則有提供外租服務。

leverkusen meetingroom.jpg  

藥廠的VIP室有兩個等級,分別是Premier和Business。Premier室可以容納1000人,不但比較大,提供的雜誌也比較精美,甚至有時可以看到球員來找他的家人。從VIP室往外看,可以看到外圍練習場,其中離球場最近的一個除了公開訓練用之外,也是青年隊和女子隊使用的場地。

leverkusen premierroom.jpg  

leverkusen trainingcourt.jpg  

Premier室裡還有一面牆布置了和其他歐洲球隊比賽得到的交換禮物,其中有一個巴薩的禮物從正面看是黑色的,但從側面看則是藍紅兩半。另一個解說員特別提到的禮物則是和Kiew球隊比賽時得到的狼牙棒型權杖,據說將權杖交給別人是表示友好之意。

leverkusen giftwall.jpg  

leverkusen barcelona gift.jpg  

整個VIP室有許多電視,解說員特別強調在這裡不會錯失比賽的任何一秒。不過他也提到有些人其實對足球沒興趣,因為VIP票價包含餐廳飲食,被邀請來之後,就在VIP室吃五個小時(開賽前2小時餐廳開始營業)。VIP在球場裡使用的座椅除了顏色不一樣外,還是包了皮革棉花的軟椅,一般球迷區則是塑膠椅。

leverkusen viproom.jpg  

離開Premier室前,有一件巴拉克的球衣,作為我少數知道的藥廠球員,當然順手拍下來,沒想到解說員伸手比了解說文字,提到這球場裡幾乎到處布置了的球衣很大一部分是由私人提供,而這個"私人"就是解說員本人。他已經蒐集了15年的球衣。而離開後解說員還塞了一堆過期雜誌給我們。

leverkusen ballark trikot.jpg  

接著往下一層來到記者會室,藥廠的硬體設備真的很好,記者會室每個位置都有一個麥克風,不像很多球隊甚至只有椅子,記者要發問時,打開麥克風,麥克風上的紅燈會亮起,台上就可以看燈選發問者。VIP室可以同步觀賞記者會。介紹新球員、賽前、賽後或是任何會有記者來訪問的活動都在這裡舉行。發布會的背板平常是紅色的,歐冠則會換成藍色的。另外解說員也提到愛迪達的贊助到這賽季為止,接下來可能會換成美國(一個之前做美式足球,但現在想進軍歐洲的牌子)或亞洲的牌子(因為胸前贊助商是LG)。

leverkusen pressroom.jpg  

Business室跟Premier內容差不多,但大概只有Premier室的1/3-1/2大,這裡給的雜誌也比較小本(解說員一樣有塞一本給我們)。Premier室的季票價格約4200歐,單場要價300歐,Buseniss則是季票2700歐,單場沒聽到。

Mixzone從球員下車的地方是一直線通往球員出場通道,面向球場右邊排主隊,左邊排客隊。

leverkusen mixzone.jpg  

由於主隊更衣室擺放過多私人物品所以只能參觀客隊的更衣室(解說員還說梅西也坐在這過),參觀客隊更衣室前,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假草皮的小訓練空間,可以測短跑速度、踢足網球,還有一個地面九宮格,在九宮格前方有一台電視會打出一串數字,球員必須照著數字來回跑,用來測試恢復情形。雖然不能參觀主隊更衣室,但參觀前他們準備了一個由基斯林(Kießling)帶領大家看主更衣室區(更衣室、球鞋收納室、恢復訓練室等等)的影片(德文),兩邊更衣室大小一樣,但客隊更衣室的座位比較窄。

leverkusen trainingroom.jpg  

leverkusen dressingroom.jpg  

除了球員更衣室,解說員還帶我們參觀了裁判室。裁判室最多可容納6人,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帶有電視的小會議室,再往內分別是更衣室(座位寬度跟主隊一樣)和盥洗室(最多可以一次六個裁判一起洗)。

leverkusen referee.jpg  

穿過球員通道來到草皮邊,這裡是我第一個遇到完全沒有阻擋球迷上草皮措施的球場,解說員還帶頭讓我們摸草皮。我們參觀的時候草皮剛換好兩個禮拜,解說員還跟我們強調他們的草皮是高級品,非常平整(多特中間略凸於四周)。球場不同於很多傳統球場使用四盞立燈,而是每隔一段距離就在頂棚吊掛燈具,據說是為了讓錄影品質更好,除此之外這裡的記者席每個位置都有一台小電視,是個對媒體頗友善的球場。

leverkusen spieler kanal.jpg  

leverkusen grass.jpg  

球員通道旁有一台小車,有兩個座位,是萬一球場發生什麼需中斷比賽的事件時的聯絡中樞,第四裁判使用的顯示板也會放在這台小車的後面。

leverkusen car.jpg  

因為我提出想看客場區,所以解說員特地帶我們去看,客隊區跟其他德甲球隊很不同的是有固定的座位(其他球隊平常沒座位,歐戰比賽必須全座席時才加上去),但聯賽時座椅是收起的(也就是站位),歐戰時只要將座椅扳下來即可,客隊區的椅子是鐵製的,因為怕塑膠製的會被燒掉。整個球場在球迷和草皮中間其實都有高的鐵欄杆可以架著,但平常只有客隊區是整年架著(尤其是打法蘭或科隆的時候)。解說員還指了客隊地板被煙火筒燒出的痕跡。走到客隊區的路上還聊到之前藥廠輸了點球的事,解說員表示他不喜歡點球,因為點球運氣成分太高(50%)。

leverkusen gast.jpg  

leverkusen floor.jpg  

最後來到服務台,這裡不像其他球場有票根,付了錢後(大人12歐,學生10歐),給了我們一人一包裝有明信片和筆的小禮物包,解說員還東翻西找的順手給了我們貼紙和吉祥物(Brian the Lion)明信片,也另外多給了我們一人一支筆。臨走前還另外給了我們一人一本德甲誌(英文的)。

leverkusen gift.jpg  

離開時因為我們要去市區,解說員帶我們走了跟入場時不一樣的出口,經過一個白色像臨時建物的地方,結果是警察駐點的地方。

leverkusen polizei.jpg  

另外客隊入場和主隊入場的檢查哨數量差很多,客隊大概有三道關卡要過吧,密密麻麻都是鐵欄杆,主隊則只有刷票這一個關卡要過。

leverkusen entree.jpg  

不知道是因為參觀者少還是因為拜耳藥廠有錢,這趟參觀是我第一次拿到這麼多免費東西回家,即便我並不是藥廠粉,都對這趟行程非常滿意呢。

arrow
arrow

    皮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